工会时讯
News
工会要闻
当前位置:工会首页 / 工会时讯 / 工会要闻
品味汉字之韵,传承中华文化
  发表时间:2019-04-28  阅读次数:772

427日下午两点半,在赤峰路65号的丝路文化大学生创意基地,上海特级教师黄荣华老师为26位同济亲子带来了精彩纷呈的“中华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现代传译”课程。

1

此次课程是由“丝路文化大学生创意基地”发起,在同济大学工会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支持下共同举办的名师讲堂系列课程。黄荣华作为主讲人为“同二代”小朋友和家长们讲解了“中”、“国”、“亲”三个字的历史演变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比如,“国”之所以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玉”加框字边,要追溯到甲骨文时代。那时的“国”是“戈”和“口”的组合,代表着武装力量保卫这片土地,后来才加上筐字边,意味着长城或者城墙。到新中国成立后,“国”字才演变成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样。这是因为随着时代演变,除了“化干戈为玉帛”之外,比起武装力量,“玉”字更能代表将中华民族团结在一起的“礼义仁智信”的民族精神。

2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小朋友们听完黄老师精彩的分享,纷纷表示意犹未尽,家长们也表示受益匪浅。还有位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目前在读高三,课程原因未能到场,她打算将今天听到的分享给自己的孩子。

【项目介绍】丝路文化大学生创意基地接下来将邀请专家持续开设:传统文化汉字基因课程、玉石文化课程、儿童思维训练课程、少儿科普教育课程、少儿计算机思维课程等,来服务同济师生及教工家庭。
【专家介绍】黄荣华,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教师,上海市正高级教师,上海市特级教师,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上海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获得者。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兼任上海教师学研究会语文教师专业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