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工会铜镜拓片体验活动 |
来源:“人文学院”公众号 作者:人文学院 发表时间:2019-06-19 阅读次数:455 |
人文学院工会铜镜拓片体验活动
铜镜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寻常百姓,铜镜皆为其必备之物。铜镜正面打磨光滑,可以照物,正衣冠,点妆成。镜背通常冶铸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本周人文学院工会在校博物馆组织开展铜镜拓片体验活动,大家一起欣赏精美的古铜镜,并体验制作了铜镜拓片,亲手用传统工艺留住了一份历史的美。 本次活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大家一起在老师的带领下欣赏了美丽的铜镜,了解了一些关于铜镜的知识和鉴赏铜镜的技巧。铜镜背面若一般有钮,形状小一,有圆形、弓形、乳状或兽形等。钮上有孔,可以穿带,以便系在身上随身携带。大部分钮有钮座,钮座和钮一样形状不一。钮座外会有各种纹饰或铭文。有些镜背的分区,靠近钮座的部分是内区,内区以外的则是外区。铜镜的最外边称之为镜缘,镜缘有宽有窄,上面可装饰花纹、铭文等。没有纹饰的铜镜成为素镜。常见的镜纹有花叶纹、重环纹、山字镜纹、菱纹、兽纹、凤鸟纹等,不同历史阶段各有侧重,是反映时代风貌的重要物件。 之后,在专业的师傅的指导、示范下,老师们纷纷尝试制作铜镜拓片。首先将铜镜置于防滑垫上摆正。用喷壶喷适量水于镜背上,将裁好的专用宣纸平铺其上,再喷水于纸上,让纸充分湿透,将保鲜膜盖于吸水后的拓纸上,用打刷从中间向外轻轻拍打,使纸与铜镜接触更充分,使微小的字口或纹理充分显现。轻揭保鲜膜,再用吸水包轻拍几下,保证平整无气泡。让纸自然晾干,至纸微微发白为宜。再用拓包沾上方便墨或研好的墨汁,先在废纸或墨盒盖上将拓包的墨捣匀,使拓包充分吸收拓墨,墨不宜过多。拓包从中间向外轮轻拓,拓墨运用腕力垂直打拓,要轻要快。第一遍上墨要清淡均匀,不同部位选用不同大小的拓包。根据需要重复逐层上墨,一般2-3遍为宜。最后倾斜拓包将内外缘打清晰,增强立体感。拓好后立即将拓纸夹到吸水性好的旧书中,压上重物,等其自然阴干,干透取出即可。 拓片似乎只是铜镜的一份并不完美的模仿,却依旧具有自己独特的美。精美立体的铜镜纹饰跃然于纸上时,岁月仿佛也不只是雁过无痕。本次活动,让老师们感受了传统文化之美,体验了传统手工艺人的匠心精神。 李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