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工活动
Faculty activity
奖励荣誉
当前位置:工会首页 / 教工活动 / 奖励荣誉
为了构建与世俱进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龚沛曾
  发表时间:2008-03-14  阅读次数:12093

  上海高校教学名师

为了构建与世俱进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

                         ——龚沛曾教授先进事迹

受命于教学改革初期

1996年初,国家教育部根据计算机教育在我国将逐步普及的发展形势,适时提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面向21世纪的计算机教育培养目标和三个层次教学的课程体系。针对计算机基础教育将“重新洗牌”的机遇,计算机系决定,迅速组织由杨振山教授为组长、龚沛曾为副组长、年轻骨干教师组成的教材编写小组,迅速投入力量,尽早占领先机,争取在计算机基础教育方向有所创新和突破。他们不顾天气炎热、日以继夜地找资料、查文献,仅仅用了3个月,就拿出了书稿。并于968月出版了《计算机文化》,使我校非计算机专业的新生,一入校就读上了全国最早出版的基于Windows环境的计算机文化教材。紧接着她(他)们又再接再厉,于971月,编写和出版了《计算机文化》的配套教材,从而同济大学逐渐进入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先进行列,也为以后在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领先地位奠定了基础。

“专心致志搞好基础教学,一心一意为了学生和学校”,龚沛曾教授的这种信念,实际上就是从那时逐渐形成的。

率先垂范的带头人

自从参与教学改革后不久,全系上下对她寄予厚望,都希望由她在基础教学方向上有所作为,闯出一番天地。行政换届,她顺理成章地担任了该教研室的主任。走上领导岗位以后,她正确处理与老教师的关系,既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又不乏勇于创新的精神,处处身先士卒,样样做好表率,带领全体新老教师一道在基础教育上默默耕耘。  

当时城建学院、建材学院刚并入同济大学,教研室教师由6人增加到20人,每学期授课的学生由原来的几百人猛增到3000人,分布在三个校区;《计算机文化》又是刚开出的一门全校公共新课程,教师人员间不熟悉、教材和教学内容不熟悉、学生多、学时少、上课地点分散、缺乏组织经验,对于一个刚新上任的室主任来说,所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可想而知。能否稳定大面积的教学秩序,很多人为之担心。在众多困难面前,在学校教务处和系里同志们的支持下,团结教研室全体同志齐心协力,对该课程的教材、教学手段和方法、考试环节进行了全方位的大胆改革。改革以后,不仅没发生大家所担心的问题,而且还闯出了一个新的天地:在国内率先制作了集“教材、电子教案、实验、上机考试“于一体的CAI课件,并作出了课件免费赠送全国百余所高校使用的创举,在国内率先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在校内实现五个统一“教材、教案、实验、考试、阅卷”,使并校后的教研室很快融合于一体。经过两年的实践,她们所编写的《计算机文化》一书,获得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所研制的CAI课件,在全国CAI优秀软件评奖中获三等奖;该课程评为“校优质课”,使同济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跃上新的台阶。

在计算机普及教育的过程中,社会上的计算机培训班遍地开花,作为计算机教育的教师,犹如香饽饽,只要你想赚些外快,到处有发挥特长的地方。可龚沛曾教授不是这样,面对外面的诱惑,她一点不为所动,有人慕名前来请她,她总是婉言谢绝。她总说,计算机技术发展快速,不进则退,而人的精力有限,我既然选择了基础教育的改革,就要耐得住寂寞,扑下身子认真的做,一心二意做不好事情,三心二意就会坏事。所以,她放弃了许多高额兼职的机会,除了超额完成教学任务外,就是潜心研究、与世俱进、不断探索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一直走在了全国教学改革的前沿。十多年来,不管环境多变,始终数年如一日地把全部心血倾注在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上,每年承担的教学工作量总要超出正常教学工作量的一倍以上,就连节假日,她也没有安稳的休息过。对于她上班在工作,下班回家除了吃饭睡觉还是工作的状态,常常受到她女儿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