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寻访身边的劳模--陈景生 |
发表时间:2016-03-31 阅读次数:3062 |
十三次受获市级劳动模范,陈景生老师
上海市劳动模范 谈到劳模,你想到了什么?作为广大劳动者的杰出代表,他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当之无愧的时代标杆,值得人们敬重追随的社会楷模。弘扬、传承劳模精神,是我们肩上的责任,作为一个媒体人更是义不容辞。在中国改革开放近四十周年之际,我们走访了市劳模——陈景生老先生,他曾三次荣获劳模称号,并多次被授予劳动先进者等荣誉。从他的劳模事迹中,我们有幸看到了珍贵的时代精神。
2015年12月2日,我们来到了陈景生老师的家里,进行采访。踏进门,整洁干净的温馨感扑面而来,陈老师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耄耋之年的陈老师看着精神矍铄。在和陈老师一番融洽的交谈中,陈老师与我们分享了许多工作中的点滴,这些点滴所映射出的工作态度深深地打动我们,从心底里敬重这个慈祥的老人。
陈景生老师谈到,当时作为一名奋斗在生产一线的机械工人,他主要负责机械加工方面的任务,后来还参与了“708”工程。
“当时亟待解决的是定位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工厂才能加工出更多形状的机械物品”。陈老师接着分析了一些技术专业问题。他一直奋斗在一线工作中,却不曾抱怨过工作的辛苦,用自己的技术和热情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
在陈老师工作期间,分别于1979年、1981年、1983年三次获得劳模荣誉,在生产工作中获得过八、九次先进工作者称号。“我们国家没有的,就应该争取让他有,中国有了自己的大飞机,不是更好吗?”这是交谈过程中,陈老师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陈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完美的诠释了劳模这个词的含义,他身上的这种实干的精神,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从陈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这代人肩负时代使命的坚毅身影。 谈到当时的工作条件时,“当时没有什么条件,一切都是从零开始”陈老师这样说道。陈老师当时参加了“708”工程,“708”工程是80年代的一个飞机项目,该项工 程由毛泽东和周恩来于1970年所提议,708工程的研制和协调总装基地定在上海。“当时上海没有先进的条件,我们只能利用现有的条件一步一步往上升”。我们知道,机械定位在工件加工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定位方案不合理,工件的加工精度就无法保证。
当时在书本上是找不到这方面知识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陈景生老师不服输,他不断地实践探索,以找到更好的改良办法。陈老师说,尽管当时的条件很艰苦,但是接到任务时丝毫不敢懈怠,为了早日突破这个技术问题,常常废寝忘食地在工厂里面试验。很多零件在制造时都没有模板,陈老师就自己设计制造,不断的去改进,在试验中慢慢找到合适的。“没有觉得很累很苦,一定要早日完成党中央交代给上海的任务,为上海工人争一口气”,这就是陈老师最朴实的想法,也是最为我们后辈所崇敬。
作为奋斗在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陈老师秉持着为国家奉献更多的信念,一个人要有上进心,不能满足有自己以往的成就。他一直在自己的岗位勤勤恳恳,毫不懈怠,不计个人得失。对于劳模这个称号,他认为需要的是实干,劳模并不是一个虚的称号,而是要对国家做出一些实实在在的贡献,要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做好带头作用。“当时根本没有想到要去评这个称号,这是党和人民给我的信任和荣誉”陈老师这样回忆道。
当时工人的工资水平并不高,第一年单位里给评选出来的2%的工人升工资,陈老师被评了上去。到第二年里有40%的名额,陈老师也被评了上去,但是陈老师主动放弃了这次机会,把这次机会让给其他的工友,“人家家里也困难,过去我们只想到工作,没有想过个人私利”。
我们和陈老师聊了大概半小时,这短短的时间里,陈老师的好多话都值得我们深深反省。老一辈人身上那种为祖国奉献青春的热血,那种勤勤恳恳的匠人精神,那种不求回报的奉献品质,都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欠缺的。我想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传承这些劳模精神,为国奉献,不求回报。 |